大学生考证 百分网手机站

大学生考证勿盲目跟风

时间:2020-11-15 08:34:07 大学生考证 我要投稿

大学生考证勿盲目跟风

  各项证书成为大学生的“安慰剂”

大学生考证勿盲目跟风

  传播专业大一年级的王同学报名参加了计算机二级数据库考试,被问到报考原因时她向记者表示: “大家都报了,我就跟着报了,反正多一个证书也不会有害处。”她的一名同学刚刚取得了普通话一级乙等证书,同时又报考了今年九月的计算机考试,她也告诉记者:“我认为大学里要多拿本儿,技多不压身。虽然我也不清楚这些证书在今后的求职中是否有用处,但还是打算先考下来再说。”

  通过抽样调查记者发现,多数受访学生都对考证的实际意义一知半解,拿下证书只是“心里踏实”的心理在作怪。

  考生:青睐三类证书

  在种类繁多、浩如烟海的各个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对来说,大学生更青睐三类证书:英语类、计算机IT等工具类以及有利于自己求职的行业类证书。

  英语类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托业考试证书、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等。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对求职者是否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感兴趣,而托业考试等证书更受企业尤其是外企重视。

  计算机IT类证书包括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职业技能考试等。这类考试有很多,仅软件系列的'考试就有系统分析师、软件设计师等,网络类的有思科微软认证,如CCNA、MCP等。

  行业类证书主要有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导游员、网络编辑师、公关员、理财规划师、报关员、旅游咨询师、导游资格证、心理咨询师、秘书职业资格、电子商务师等。

  盲目考证容易白忙活一场

  一些受访的毕业年级学生向记者表示,很多大学生出于跟风心态考证,把证书视为职场的“准入证”,没承想由于缺乏对证书的了解,结果陷入了考证的误区。

  “在大学里为考证忙得团团转,到头来却落得一场空的现象太普遍了”,英语专业大三年级的张同学告诉记者,“有的同学听说计算机等级证书有用,考了两次才通过,但实习时才发现原来办公室软件操作能力不需要证书认证。班上还有同学假期兼职做家教,一时兴起考了教师资格证,后来发现根本用不上。”

  在微软实习的徐同学也指出,像计算机等级一级证书表明持有人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初步应用能力,也就是招聘要求中常常列出的“熟练操作办公软件”;但作为一种基本技能,没有必要考取证书;二级证书也是面向广大本科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的,三级以上才能作为专业技能鉴定证书。徐同学说:“真正入行需要的是职业资格证书,比如程序员、计算机操作员;或者权威技能认证书,比如微软系统管理员、思科认证等。”他提醒广大学生,IT行业证书的有效期通常只有2到3 年,行业需求和最新动态才应该作为考证的“风向标”。

  还有一位李姓同学告诉记者,他的同学中有人参加了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考后才发现实际用处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原来,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规定,普通话等级自上而下分为一、二、三级;其中,针对该证书适用群体的普通话水平标准为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播音主持和影视表演专业学生达到一级以上水平;教师和师范专业学生达到二级以上水平;国家公务员和社会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达到三级以上水平。也就是说,职业目标不在此列的学生可以选择不考普通话。

  考证应该做到“量体裁衣”

  考证绝非“越多越好”,应该有针对性地考取与意向就业岗位相关的证书。对证书的选取标准可以是,业内含金量最高、体现专业技能、职业资格的证书,比如律师资格证、英语专业八级证、注册会计师证和知名计算机厂商的认证都在此列。这些证书能真实反映持有人的专业水平和执业能力,在岗位需要的前提下具有加分效果。

  很多大学生都将证书视为就业的敲门砖,实际上证书与就业没有必然关联。企业看中的是应聘者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及实践经验。只有少数含金量较高的认证证书,如思科体系认证、百度营销认证等也许会在求职过程中为大学生求职加分。建议大学生在了解认证的适合人群、面向领域及自己的能力、专长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进行理性选择,切勿盲目跟风;此外,要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大学生考证勿盲目跟风】相关文章:

1.大学生考证:“病态”考证,盲目跟风

2.大学生考证:切勿盲目跟风

3.最新大学生考证切勿盲目跟风

4.大学生九月考证忙:不可盲目跟风

5.大学生不可盲目考证

6.大学生考证:盲目“考证”,为就业加码

7.关于大学生盲目考证的问题

8.大学生盲目考证源于就业难

9.大学生考证热:就业难,用人重能力考证忌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