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辅导

护士资格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知识点

时间:2022-11-17 08:01:24 考试辅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8护士资格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知识点

  心律失常指心脏电活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的2018护士资格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8护士资格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知识点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心脏的传导系统由产生和传导冲动的特殊分化的传导组织构成。在正常情况下,由窦房结产生冲动,沿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及普肯耶纤维网传导最终到达心房与心室而产生一次完整的心动周期。各种原因引起心脏冲动起源或冲动传导的异常均可引起心脏活动的规律发生紊乱,称为心律失常。

  临床上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按其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1.冲动形成异常

  (1)由窦房结发出的冲动频率过快、过慢或有明显不规则形成的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

  (2)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异位)的冲动,则形成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颤动以及逸搏心律等心律失常。

  2冲动传导异常

  (1)传导阻滞常见的有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

  (2)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如预激综合征。

  一、窦性心律失常

  心脏的正常起搏点位于窦房结,其冲动产生的频率是60~100次/分,产生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窦性心律的频率因年龄、性别、体力活动等不同有显著的差异。心电图特征P波在

  I、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0 12~O.20秒(图2—1)。

  图2·1窦性心律

  (一)窦性心动过速 成人窦性心律频率在100~150次/分,偶有高达200次/分,称窦性

  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通常逐渐开始并逐渐终止。

  1.病因 多数属生理现象,健康人常在吸烟,饮茶、咖啡、酒,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发生。在某些疾病时也可发生,如发热、甲亢、贫血、心肌缺血、心力衰竭、休克等。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亦常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2心电图特征 窦性P波规律出现,频率>100次/分,P—P间隔<0.6秒(图2-2)。

  3治疗原则 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去除诱发因素和针对原发病作相应处理。必要时可应用B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减慢心率。

  (二)窦性心动过缓

  成人窦性心律频率<60次/分,称窦性心动过缓。常同时伴发窦性心律不齐(不同P—P间期的差异大于0.12秒)。

  图2-2窦性心动过速

  1.病因 多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睡眠状态,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亦可见于

  颅内压增高、器质性心脏病、严重缺氧、甲减、阻塞性黄疸等。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13受体阻滞剂、胺碘酮、钙通道阻滞剂和洋地黄过量等也可发生。

  2心电图特征 窦性P波规律出现,频率<60次/分,P-P间隔>1秒(图2-3)。

  图2-3窦性心动过缓

  3 临床表现 一般无症状,当心率过分缓慢,出现心排出量不足,可出现胸闷、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

  4治疗原则 无症状不需治疗;病理性心动过缓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因心率过缓而出现症状者则可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但不宜长期使用。症状不能缓解者可考虑心脏起搏治疗。

  (二)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频率在60~100次/分,快慢不规则称之为窦性心律不齐。

  心电图特征:窦性P波P-p或R—R间隔长短不一,相差>0 12秒以上(图2—4)。

  圈2-4窦性心律不齐

  二、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是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过早发出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根据异位起搏点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和室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起源于一个异位起搏点,称为单源性,起源于多个异位起搏点,称为多源性。

  临床上将偶尔出现期前收缩称偶发性期前收缩,但期前收缩>5个/分称频发性期前收缩。如每一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个期前收缩,称为二联律;每两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期前收缩,称为联律;每一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两个期前收缩,称为成对期前收缩。

  (一)病因

  健康人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大量吸烟和饮酒、饮浓茶、进食咖啡因等可引

  起期前收缩。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等可引起期前收缩。电解质紊乱、应用某些药物亦可引起期前收缩。

  (二)心电图特征

  1房性期前收缩 P波提早出现,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R问期大于0.12秒,QRS波群形态与正常窦性心律的QRS波群相同,期前收缩后有不完全代偿间歇(图2-5)。

  图2_5房性期前收缩

  2.室性期前收缩 QRS波群提前出现,形态宽大畸形,QRS时限>0.12秒,与前一个P波无相关;T波常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反;期前收缩后有完全代偿间歇(图2·6)。图2—6室性期前收缩

  (三)临床表现

  偶发期前收缩大多无症状,可有心悸或感到1次心跳加重或有心跳暂停感。频发期前收缩使心排出量降低,引起乏力、头晕、胸闷等。脉搏检查可有脉搏不齐,有时期前收缩本身的脉搏减弱。听诊呈心律不齐,期前收缩的第一心音常增强,第二心音相对减弱甚至消失。

  (四)治疗原则

  1.积极治疗病因,消除诱因。

  2.偶发期前收缩无重要临床意义,不需特殊治疗,亦可用小量镇静剂或B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

  3.对症状明显、呈联律的期前收缩需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如频发房性、交界区性期前收缩常选用维拉帕米、B阻滞剂等;室性期前收缩常选用利多卡因、美西律、胺碘酮等。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应立即停用洋地黄,并给予钾盐和苯妥英钠治疗。

  三 颤动

  当异位搏动的频率超过阵发性心动过速的范围时,形成的心律称为扑动或颤动。本章节重点论述颤动。可分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心室颤动简称室颤。

  (一)心房颤动 心房内产生极快的冲动,心房内心肌纤维极不协调地乱颤,心房丧失有效的收缩,心排出量比窦性心律减少25%甚至更多。房颤是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

  1.病因 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如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心力衰竭、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肺源性心脏病等。也可见健康人情绪激动、手术后、急性酒精中毒、运动后出现房颤。

  2.心电图特征 为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及规律不一的f波,频率350~600次/分钟,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隔完全不规则,心室率极不规则,通常在100—160次/分钟

  3.临床表现 房颤心室率<150次/分钟,病人可有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心室率极快者>150次/分钟,可因心排出量降低而发生晕厥、急性肺水肿、心绞痛或休克。

  持久性房颤,易形成左心房附壁血栓,若脱落可引起动脉栓塞。如脑栓塞、肢体动脉栓塞、视网膜动脉栓塞。

  心脏听诊第一心音强弱不一致,心律绝对不规则。脉搏表现为快慢不均,强弱不等,发生脉搏短绌现象称之为短绌脉。

  4治疗原则 积极查出房颤的原发病及诱发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急性期应首选电复律治疗。心室率不快,发作时间短暂者无需特殊治疗;如心率快,且发作时间长,可用洋地黄减慢心室率,维拉帕米、地尔硫草等药物终止房颤。对持续性房颤病人,如有恢复正常窦性心律指征时,可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或药物复律。也可应用经导管射频消融进行治疗。

  (二)心室颤动 心室内心肌纤维发生快而微弱的、不协调的乱颤,心室完全丧失射血能力,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相当于心室停搏。

  1.病因 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洋地黄中毒、严重低血钾、心脏手术、电击伤,以及胺碘酮、奎宁中毒等也可引起,是器质性心脏病和其他疾病危重病人『临终前发生的心律失常。

  2.临床表现 室颤一旦发生,表现为迅速意识丧失、抽搐、发绀,继而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甚至死亡。查体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到。

  3.心电图特征QRS波群与T波消失,呈完全无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形状、频率、振幅高

  4.治疗原则 室颤可致心搏骤停,发生室颤应立即作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经静脉注射复苏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抢救措施。

  四、护理问题

  1.焦虑 与严重心律失常导致的躯体及心理不适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严重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排出量减少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 与心律失常导致的晕厥有关。

  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心搏骤停。

  五、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 影响心脏排血功能的心律失常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完成日常生活。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大者,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及感染,可维持正常工作和生活,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2心理护理 对于轻度心律失常病人,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安慰,以稳定情绪。对于严重心律失常病人,加强巡视,加强生活护理,给予心理支持,消除恐惧心理,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3.饮食护理 宜选择低脂、易消化、营养饮食,不宜饱食,少量多餐,避免吸烟、酗酒、刺激性或含咖啡因的饮料或饮食。

  4.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心律,以及神志、面色等变化。严重心律失常病人应实行心电监护,注意有无引起猝死的危险征兆,如频发性、多源性、成联律、Ron T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第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等。随时有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如有发现,应立即抢救,报告医师进行处理。同时嘱病人卧床、吸氧、开放静脉通道、准备抗心律失常药物、除颤器、临时起搏器等。

  5用药护理 正确、准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应用利多卡因须注意静脉注射不可过快、过量,以免导致传导阻滞、低血压、抽搐甚至呼吸抑制和心脏停搏。奎尼丁药物有较强的心脏毒性作用,使用前须测血压、心率,用药期间应经常监测血压、心电图,如有明显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或不规则,心电图示Q—T间期延长时,须暂停给药,并报告医师处理。

  6.心脏电复律护理

  (1)心脏电复律适应证:非同步电复律适用于室颤、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同步电复律适用于有R波存在的各种快速异位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2)心脏电复律禁忌证:病史长、心脏明显扩大,同时伴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房颤和房扑病人;洋地黄中毒或低血钾病人。

  (3)操作配合:准备用物如除颤器、氧气、吸引器、心电血压监护仪、抢救车等。病人仰卧于绝缘床上,连接心电监护仪,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静脉注射地西泮。放置电极板,电极板须用盐水纱布包裹或均匀涂上导电糊,并紧贴病人皮肤。放电过程中医护人员注意身体的任何部位均不要直接接触铁床及病人,以防电击意外。

  (4)电复律后要严密观察心律、心率、呼吸、血压,每半小时测量并记录1次直至平稳,并注意面色、神志、肢体活动情况。电击局部皮肤如有烧伤,应给予处理;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7.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护理

  (1)术后可心电监护24小时,注意起搏频率和心率是否一致,监测起搏器工作情况。

  (2)遵医瞩绝对卧床l一3天,取乎卧位或半卧位,不要压迫植入侧。指导病人6周内限

  制体力活动,植入侧手臂、肩部应避免过度活动,避免剧烈咳嗽等以防电极移位或脱落。

  (3)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伤口有无渗出和感染。

  (4)做好病人的术后宣教,如何观察起搏器工作情况和故障、定期复查的必要、日常生活中要随身携带“心脏起搏器卡”等。

【护士资格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知识点】相关文章:

护士资格证考试病人饮食护理知识点10-11

护士资格护理考试知识点:控制10-25

护士执业资格儿科护理重要知识点07-28

护士资格证考试考点:病人的清洁护理09-21

护士资格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考点11-28

护士资格《基础护理》练习试题09-04

护士资格《儿科护理》练习试题05-12

2023护士资格《外科护理学》知识点:急性肾功能衰竭03-29

护士资格考试心理护理考点02-07

执业护士外科护理考点:烧伤病人的护理措施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