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指南 百分网手机站

税务师《税法一》: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

时间:2020-11-09 15:39:48 报考指南 我要投稿

税务师《税法一》: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

  导读: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为了提高2017年考生的备考效率,下面是yjbys网小编提供给大家关于税务师《税法一》: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申报管理

  1.企业资产损失分为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两种形式。其中,属于清单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可按会计核算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再将汇总清单报送税务机关,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纳税资料留存备查;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应逐项(或逐笔)报送申请报告,同时附送会计核算资料及其他相关的纳税资料。企业在申报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过程中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税务机关应当要求其改正,企业拒绝改正的,税务机关有权不予受理。

  2.下列资产损失,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1)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

  (2)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3)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4)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5)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公平第三方可以视同正常)

  上述以外的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

  3.在中国境内跨地区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以下规定申报扣除:

  (1)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除应按专项申报和清单申报的有关规定,各自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外,各分支机构同时还应上报总机构;

  (2)总机构对各分支机构上报的资产损失,除税务机关另有规定外,应以清单申报的形式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

  (3)总机构将跨地区分支机构所属资产捆绑(打包)转让所发生的资产损失,由总机构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专项申报。

  4.企业因国务院决定事项形成的资产损失,应向国家税务总局提供有关资料。国家税务总局审核有关情况后,将损失情况通知相关税务机关。企业应按要求进行专项申报。

  5.新增:商业零售企业存货损失税前扣除规定

  (1)商业零售企业存货因零星失窃、报废、废弃、过期、破损、、鼠咬、顾客退换货等正常因素形成的损失,为存货正常损失,准予按会计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再将汇总数据以清单的形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同时出具损失情况分析报告。

  (2)商业零售企业存货因风、火、雷、震等自然灾害,仓储、运输失事,重大案件等非正常因素形成的损失,为存货非正常损失,应当以专项申报形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3)存货单笔(单项)损失超过500万元的,无论何种因素形成的,均应以专项申报方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二)资产损失确认证据

  1.外部证据:

  (1)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者裁定;

  (2)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

  (3)工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

  (4)企业的破产清算公告或清偿文件;

  (5)行政机关的公文;

  (6)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报告;

  (7)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定证明;

  (8)仲裁机构的仲裁文书;

  (9)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保险单据;

  (10)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证据。

  2.内部证据:

  (1)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

  (2)资产盘点表;

  (3)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4)企业内部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

  (5)企业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6)对责任人由于经营管理责任造成损失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7)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和企业财务负责人对特定事项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的声明。

  (三)资产损失认定相关证据资料

  1.企业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在会计上已作为损失处理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但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

  2.企业逾期一年以上,单笔数额不超过五万或者不超过企业年度收入总额万分之一的应收款项,会计上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但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

  3.存货报废、毁损或变质损失该项损失数额较大的(指占企业该类资产计税成本10%以上,或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增加亏损10%以上,下同),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意见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等。

  4.企业对外提供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担保,因被担保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而承担连带责任,经追索,被担保人无偿还能力,对无法追回的金额,比照应收款项损失进行处理。

  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担保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与本企业应税收入、投资、融资、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担保。

  5.下列股权和债权不得作为损失在税前扣除:

  (1)债务人或者担保人有经济偿还能力,未按期偿还的企业债权;

  (2)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各种形式、借口逃废或悬空的企业债权;

  (3)行政干预逃废或悬空的企业债权;

  (4)企业未向债务人和担保人追偿的债权;

  (5)企业发生非经营活动的债权;

  (6)其他不应当核销的企业债权和股权。

  6.其他可以作为资产损失的确认情形:

  (1)企业将不同类别的资产捆绑(打包),以拍卖、询价、竞争性谈判、招标等市场方式出售,其出售价格低于计税成本的差额。

  (2)企业正常经营业务因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而出现操作不当、不规范或因业务创新但政策不明确、不配套等原因形成的资产损失,应由企业承担的金额。

  (3)企业因刑事案件原因形成的损失,应由企业承担的金额,或经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两年以上仍未追回的金额。

  7.其他相关证据资料。

【税务师《税法一》: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相关文章:

1.税务师《税法二》考点:不能税前扣除的项目

2.2017税务师《涉税服务实务》考点: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审核要点

3.税务师《税法二》知识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4.税务师《税法(二)》知识点:资产损失的概念

5.税务师税法(二)知识点:资产损失确认证据

6.《税法二》考前练习题: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7.《税法二》同步练习题: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8.税务师考试《税法二》同步练习:摊销费用扣除